摘要:当猩深度观察|第一期:深挖知乎好物推荐,聊聊文播带货(一个只讲干货的专栏)
果老兄按:这是《当猩深度观察》专栏的第一期内容,我们选取了最近新出且起到不错成效的“好物推荐”,捞金帮的同学有的靠这个月入1000,月入10000,甚至月入3万+;我甚至有了解到有淘宝客团队已经入场,开始了团队作业。
这种类似“文播带货”的形式,小试牛刀后已经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他的盈利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入局的关键点又在哪呢?这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和未来发展又会如何呢?
请看此文,并转给你身边想做文播带货的同学。(有没有觉得果老兄这个开场白好像《走进科学》)
最近有个奇特现象
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近期在热门回答下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高赞回答。这些回答清一色告诉你,他是怎么超低价买到贵重的运动鞋、数码产品,买贵重的化妆品又省了多少多少钱、又通过抢红包赚了多少钱等等。它们无一例外,都在引导你点击下图红框里的卡片,入群。


好物推荐是什么?
估计有人听过好物推荐,但它到底是什么,不少人心里还是一团浆糊。好物推荐表现形式就是在回答、文章、橱窗里插入答主觉得不错的购物链接。
好物的具体赚钱玩法
想在好物上赚钱,除了一些上面说的基础思维,还有2个关键爆破点。第一个爆破点就是选品选品技巧1:真实咱们都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场景:如果你穿了一件平时极少穿出门的衣服或鞋子,你总是会觉得这东西穿在身上有点别别扭扭。好物的选品就有点类似于这种感觉,如果你选的是你不熟悉的东西,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点别别扭扭。所以,选品尽量选择你真实场景中常用和见到的东西。真实才更能打动读者。上文的林同学,就曾经分享过他的一个好方法:忘掉自己是个带货博主的身份,把自己想象成是看到文章的用户。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我看了你的文章。我凭什么会有购买欲?我是想看这个产品真实的使用体验和生活经验的分享,还是那些我在百度上或者互联网上随手一查都可以查到的一些套话和资料。
选品技巧2:根据人设,选择垂直领域,再根据领域选择不同的平台。人设就是你是美食博答主、还是美妆答主、还是健身答主等,这也就决定了你的垂直领域。美妆的就主要推荐美妆的东西,美食就推荐美食的好物。有了垂直领域,然后再选择你要推广的平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别突出的优势。比如,你推荐的是家电、数码产品,那京东是最佳选择;你推荐的是美食、生活用品,淘宝就是最佳选择;你推荐的东西要够便宜,那拼多多就是更好的选择。千万别随意找个平台就发,谁给钱多就主推哪个平台。多少慎重点,要不你的收益也很随意。不少人担心,我选择垂直度,不就失去了很多赚钱机会了吗?我的答案是并不会。我总结了一个好物推荐的公式:收益=垂直流量*转化率*佣金垂直流量就是看你这篇回答的目标人数,转化率就是看了这个回答有多少人购买。坚持垂直度,其实是让你提高在读者心目中的专业度和可信度,也就是提高更高的垂直流量和转化率。你想想,假如你生病了,你相信三甲医院的专业主治医生,还是相信路边摊上号称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呢?很明显,多数人会选择相信专业。的算法,也更加倾向于推荐流量更垂直的回答,而不是天天变来变去的回答。如果你的号,今天发一点洗面奶,明天发个冰箱,后天再来一个洁厕,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狗皮膏药,那算法也不可能去推荐。还有人会担心,垂直度有了,那是不是能够回答的问题就变少了呢?这个也多虑了,因为推荐的场景和品类都是可以发散的。也就是说一个领域的产品,可以变相的植入多个场景之下。单就零食而言,你就可以发现可以回答的问题就超级多,比如说,分种类而言,零食有低卡的、 有辣的不辣的、有甜品有咸食;按场景而言,有适合晚上吃的、有好吃不贵的、还有孤独时候吃、失恋时候吃、聚餐时候吃的等等等等。根据不同的场景,你可以花式植入各种问题之下,总之别硬凑就行。选品技巧3:选旗舰店的口碑产品。第一次做好物推荐,容易会是抱着一种“我是来赚钱的,什么赚钱就卖什么”的心态。赚钱的心态没错,但以赚钱为目的的分享就容易跑偏。有些高佣金产品,真的要慎重去推。做推荐,我们第一要考虑的是为读者负责。你想想,我们平时网上买东西,更愿意买官方旗舰店的东西,就因为觉得靠谱。你推荐的东西,最好也是旗舰店的,这样会帮你省掉非常多的麻烦。因为旗舰店本身的品牌背书,就已经为你带来了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为了几十块钱的佣金,让一个高质量的回答,因为投诉而删掉,谁轻谁重,我想你肯定是能分清楚的。依照上面的思路,你基本就能够有了靠谱的产品。接下来,就撰写有诱惑力的文案了。第二个爆破点就是文案文播带货,既然省去了露脸实时直播的过程,那你就得要求自己的文字,必须要有可视化和画面感的文字。可视化和画面感,就是你读起来感觉就像自己身临其境,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和场景。你的回答,字里行间,就要让用户通过你的介绍和场景拟定,把自己代入到那个场景中,让用户觉得自己需要这个产品,身处场景,用户离下单就已经不远了。正如上文林同学所言“你还要再考虑清楚一件事:就是你的预估消费对象是谁?是哪个群体?因为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阅读习惯。”文案一定是为某一部分人写的,而不是所有人。就拿林同学那篇护肤文来举例,当初他预估消费对象是那些大学生,他给消费对象的标签是:年轻男生、在校大学生。然后再给到的具体的拟定场景,文案就会从大学生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和代称中进行切入。比如说刚下课、舍友打游戏、凌晨熬夜做完作业、期末考前一周复习到头秃、学弟学妹、学长学姐等诸如此类的词语。他在介绍洗脸的时候,就是以一个学弟洗脸的遭遇切入的。再比如,他说在劝导大学生要早睡的那一栏,加上了眼罩的链接,我是怎么做的呢?我是先给他们列了三个场景。大学男生普遍来说都很喜欢熬夜打游戏、刷抖音、一时兴起大半夜去烧烤摊吃串串...列举了这些场景,然后再说熬夜的坏处,之后就在后面加上一个眼罩的链接。这样就把眼罩的推荐作为了一个解决方案,自然而然的出现。虽然根本没展开介绍这个眼罩,但最后后台数据也卖得不错。光是场景,不做商品文案介绍,都能卖的很好。不少答主推荐物品的时候,总是喜欢带上一些非常有广告感的文案,读者一眼就知道你是来推销东西的,会非常反感这种文案的。而真正高级的文案是提供价值,赢得信任,让用户为价值买单。如何放大规模?
对于习惯团队作业的人来说,第一时间一定会想一个玩法如何将他放大且规模化。想办法运营更多账号,发更多的回答,才会有更多的收益。但多账号的操作极容易引来官方封号,那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封号呢?在我看来就一个核心点——像个正常人一样使用账号。但大部分运营者,压根就没这个耐心。你随便翻翻几个这种账号,你就会发现他们真的是除了带货,竟然什么都不干,相当的专一和刻意。比如这个营销号,回答了186个问题,几乎全是美食带货,其他方面几乎都没有正常人的互动。这就不是正常现象,风控系统如果检测到,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限时流量甚至是直接封号。想想一个正常人,在上会干些什么:
• 不定时打开,点点热榜,看看推荐,至少会点开看看。看到不错的,就会点个赞、发个评论、生气了还会反对,也会伤心的安慰网友,给他回复。
• 他会回答问题,但更大概率是只看不写。
• 他会私信找想找的人请教。
• 如果是他很喜欢的,他会收藏,但不见得点赞,人都是有私心的,好东西喜欢独享。
• 他会买个会员,看看付费专栏,听听付费课程,还可能付费咨询。
• 如果他是一个很有表达欲的人,那的想法、圈子,大概率都会有他的身影。
……
如果按照以上正常人来操作,账号权重会变高,活下去的概率就很大。
但这就是多账号操作的难点——投入产出比的取舍。想要效果,还是要速度,在赚钱这件事上始终是一个悖论。以当猩的看法建议还是把自己的个人号先深度挖掘,胜过手忙脚乱地运营一大堆账号。还有几种特殊情况,也容易被用户diss甚至是被官方封掉,这里直接给你几个注意事项:1 不要违规转载和侵犯别人版权。轻则引来举报,重则直接封号。
2 回答的时候,不是你的东西,要清晰说明清楚出处,光有引用符号不顶用。
3 千万别去伪原创,这里抄一点那里搞一点,这样弄出来的东西就是个四不像,还很容易被举报。(更大的弊处在于会麻痹你的创作能力)
4 一定要团结同行,别轻易得罪同行。一个举报,真的很容易就造成删帖。
概况来说,老老实实写原创,老老实实推荐好物,你发现总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你的等级一下子提高很多,某些你不看好的答案突然成了爆款。等你把这一套玩熟练了,你可以再想一些高级的玩法。我的一点点担忧
担忧1:真正的大V下水之后会怎样? 还记得我第二部分说到赚钱的是小小V吗?因为真正大V还没有大量下水来使用好物推荐,这就给小众玩家留出了非常大的生存空间。不下水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该项目分成比例太少,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投产比不算优势。可能同样的时间做别的事情对于大KOL来说可以赚的更多。第二,部分受众对于好物推荐的认知仍处于“恰烂钱”的阶段,对于大号来说贸然加入“好物推荐链接”搞不好会影响账号调性。定位的是高质量的知识分享社区,可不是打着知识旗号的广告软文。想要找到商业和知识之间的一种平衡,希望“好物推荐”是一步好棋吧~担忧2:好物推荐是留住大V的好策略吗?有些人是强烈反对这个功能的,总觉得它破坏了的核心价值,但如若取消这个功能,非常多的账号主又面临在无法变现的窘境,毕竟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是可以用爱发电的(对这部分大佬致以Respect!)一方面融资都到F轮,已经快摸到上市的门槛。想上市,那盈利的压力迫使它不得不去考虑商业变现问题。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里有些优质KOL往往会因为变现问题,而将创作重心转向其他平台。就是到现在,里依旧潜伏着一众竞品的小编,随时来挖掘上的优秀答主。我自己就曾遇到过编辑主动来勾搭,盛情邀入驻,并许以更优厚的待遇。 这套路,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推出好物推荐功能,既有可能留住更多优质内容创作者,也加强平台本身的变现力,但这个是不是个好策略,其实还有待时间观察,我也会持续关注。担忧3:好物能够一直玩下去吗?好物是不是一个一直能够玩得下去的项目呢?因为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情况不完全归平台管,若出现团队化作业,只推荐利润更高的商品,但不管其匹配程度,不管产品售后和质量,导致用户越来越厌恶在购物,是否会出现好物推荐疲软带不动货的情况呢?我们拭目以待。最后: 好物的未来,除了掌握在官方,就是掌握在各位运营者手里。先有价值,才有钱赚。如果只想着赚钱,坏了的生态,好物也就失去了价值。还记得小时候,母鸡下金蛋的故事吗,你是想要一只天天下金蛋的母鸡,还是杀了鸡取金蛋呢?蛋是钱,鸡是账号,你可以自己抉择。对以温柔,才会报以桃李!愿你在赚钱这条路上,走得远,走得稳,加油!